封面2.jpg

102.5.5下午4:30從「輸配水器材展示區」旁的「觀音山步道區」指標牌石階往上爬,沿著路標前行,沿途經過「消壓塔景觀平台」、「管材雕塑區」、「觀音涼亭」、「反沖洗砂水池」、「觀音山蓄水池」>等地方,生態景觀步道串聯各個活動點,可欣賞公館水岸廣場風光及園區古蹟,進行一趟知性之旅。
102.5.5小觀音山_消壓塔1.jpg
﹝觀音山步道區﹞入口,完整步道系統提供遊客休閒步行、親近自然~~

【觀音山生態景觀步道:位於「自來水博物館」後方,「觀音山」主要由三個高度不同的小丘組成,因其南麓有「寶藏巖廟」所供奉之觀音而得名,寺內有一座嘉慶三年設立的「觀音亭」碑,已指定為市定古蹟,寺廟所在的舊地名為「公館」。由於「觀音山」所形成的天然邊界,在漢人與原住民抗爭時代,「公館」成為台北盆地南區邊陲的自衛據點,在「觀音山」上設有「鼓亭」,派人瞭望以隨時示警。】
小觀音山生態登山步道:https://waterpark.water.gov.taipei/cp.aspx?n=8E9A51D5839C1983
102.5.5小觀音山_消壓塔2.jpg
步道入口處的﹝加藥槽﹞解說牌

102.5.5小觀音山_消壓塔3.jpg
數座圓柱形槽體

【「觀音山」臨新店溪有豐富的水資源及動植物資源,因為一直被劃為軍事管制區,開發程度較低,其保存的自然生態體系完整,是提供都市居民了解自然環境的好場所。到了日據時期經威廉巴爾頓先生的建議在新店溪畔設原水取水口,在「觀音山」麓設淨水場,並在山上設「觀音山蓄水池」,而臨近的山旁就是水源地。】
102.5.5小觀音山_消壓塔4.jpg
﹝觀音山生態景觀步道﹞的木棧道

102.5.5小觀音山_消壓塔5.jpg
月桃&植物解說牌(構樹) 沿著林蔭木棧道前進

102.5.5小觀音山_消壓塔6.jpg
來到一處龐然大物的建築 消壓塔

102.5.5小觀音山_消壓塔7.jpg
消壓塔﹞旁有幾座白色風車

◆飲水思源頭~~超廣角視野
 「消壓塔」前方由東向西橫亙的新店溪,是淡水河系最大的支流,在江子翠附近匯入淡水河,自古即是大台北地區的經濟運輪動脈。在河床尚未淤積前,上游的經濟作物皆順流運送到下游的艋舺、大稻埕等地。新店溪及其上游的南、北勢溪是目前大台北都會區最主要的水源,翡翠水庫建於北勢溪的上游,往下游陸續建有直潭壩、直潭淨水場、青潭堰等供水設施,佔台北自來水處總出水量的97%,水源區涵蓋石碇、新店、烏來、福山、坪林等地。
102.5.5小觀音山_消壓塔8.jpg
消壓塔觀景平台~~俯瞰環河快速道路 & 新店溪河岸遠山近樹的風光

◆消壓塔~~調節與穩定進水
「消壓塔」巨大的圓弧型建築物,水藍色的外牆上有可愛的彩繪魚兒,「消壓塔」頂端平台,可以做360°觀景展望,將大台北的地標一一映入眼簾。
102.5.5小觀音山_消壓塔9.jpg

102.5.5小觀音山_消壓塔10.jpg
﹝消壓塔﹞原為﹝虎空山﹞(即觀音山)基石所在

「消壓塔」興建於民國78年,塔身容量11,400立方公尺,地面上高7公尺,地下深23公尺。民國80年啟用,藉由第一、二清水幹線,將直潭淨水場的清水以重力方式輸送至「消壓塔」,再經公館加壓站供給三重加壓站及台北市區中華路一帶用水。「消壓塔」的主要功能為調節尖、離峰用水,並維持公館加壓站的穩定進水。如果發生輸水系統下游管線或加壓站發生水鎚撞擊意外事件(水壓突然升高)時,可經由「消壓塔」之溢流堰排放至新店溪。
102.5.5小觀音山_消壓塔11.jpg

102.5.5小觀音山_消壓塔12.jpg
位於消壓塔下方的﹝管材雕塑區﹞利用廢棄水管做成的造型意象~~

延伸閱讀
【中正】自來水博物館
【中正】小觀音山_管材雕塑區
【中正】小觀音山_蓄水池+噴泉庭園part1
【中正】小觀音山_蓄水池&噴泉庭園part2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lly 的頭像
    ally

    ally快樂House╰✿╮

    a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