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2.5.5我們在「觀音山蓄水池」僅待了數分鐘,就從「蓄水池雜品室」旁的木棧道下山了。
▼蓄水池主體長55.6公尺、寬29.7公尺、深3.64公尺,蓄水量5,050立方公尺,當時最遠可提供到大稻埕地區民眾用水,是重要的供水設施。2002年北市政府將「觀音山蓄水池、量水室古蹟、渾水抽水站」及自來水博物館,擴大古蹟指定範圍,將台灣第一個現代化自來水設施完整保存,並正名為「水道水源地」。
上排圖:台北水道淨水池入口處(現名觀音山蓄水池)
下排圖:介紹﹝台北水道淨水池﹞的歷史
我們沿著往「自來水博物館」方向的木棧道下山,途經大片的林蔭綠草坡,更有一醒目的﹝風車﹞矗立小山坡上,還有一個小花圃令人驚艷!
從﹝蓄水池雜品室﹞下行 → 沿著﹝水博館﹞方向的木棧道步行 → 經過﹝水悟空遊樂區﹞
生態景觀步道平緩易行(木棧道、平面水泥地或石塊小階梯),是富有教育意義的自然步道~~
一座被蔓草包圍的風車,還有座小小的花園,春天的腳步已經來了~~
回到水博館旁的「噴泉庭園」已是下午5:35,看到天真活潑孩子在廣場嬉鬧戲水的情景,真令人莞爾。
延伸閱讀
【中正】自來水博物館
【中正】小觀音山_消壓塔
【中正】小觀音山_管材雕塑區
【中正】小觀音山_蓄水池+噴泉庭園part1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