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面4.jpg

102.5.5下午4:50從「管材雕塑區」廣場再次進入「觀音山步道區」,順著指標方向前進,一路上有許多古蹟及動植物解說牌,詳細介紹觀音山豐富的自然生態,我們向上爬了110公尺,到達最高點的「觀音山涼亭」,這裡設立一個說明牌,簡介現今「古亭」地名的由來,還可以看見二次大戰期間興建的地下碉堡與軍事倉庫的遺跡。
102.5.5小觀音山_蓄水池1.jpg
﹝觀音山﹞從日據時期即是﹝水源保護區暨軍事管制區﹞

102.5.5小觀音山_蓄水池2.jpg
﹝觀音山生態景觀步道﹞另一個登山入口(整齊的枕木卵石階梯步道)

102.5.5小觀音山_蓄水池3.jpg
綠蔭幽深的景觀步道,沿線自然生態豐富~~

◆觀音山涼亭:位於公館觀音山最高點,是一座造型特殊的四角涼亭,可俯瞰福和橋方向的新店溪,寶藏巖就在左前方的山麓,觀音亭旁有一處軍事遺跡。觀音山為水源要地,從日據時代至台灣光復後,都設有碉堡、崗哨及砲台陣地,派兵駐守,如今俱為軍事遺跡。《相傳先民為防禦新店溪上的泰雅族人出草,於是商議於現址(即觀音山最高處)設亭置鼓警戒,昔稱為「鼓亭」,此亦為現今「古亭」地名的由來。》
102.5.5小觀音山_蓄水池4.jpg
左下圖:﹝小觀音山﹞山頭上造型古樸的﹝觀音亭﹞ & 榕樹板根(右下圖)

102.5.5小觀音山_蓄水池5.jpg
位於涼亭旁的廢棄地下軍事碉堡

102.5.5小觀音山_蓄水池6.jpg
休憩涼亭旁有座電塔

102.5.5小觀音山_蓄水池7.jpg
步道沿線設置古蹟及植栽解說牌,非常適合民眾自導性遊覽~~

102.5.5小觀音山_蓄水池8.jpg

102.5.5小觀音山_蓄水池9.jpg
古蹟~~1953年興建的﹝反沖洗砂池﹞

102.5.5小觀音山_蓄水池10.jpg
一棵老榕樹的氣根垂吊到地面

102.5.5小觀音山_蓄水池11.jpg
山徑小路二旁生長茂盛的姑婆芋、月桃

102.5.5小觀音山_蓄水池12.jpg
觀音山蓄水池筆直水泥階梯步道,二旁種植亮葉朱蕉(紅竹)視覺效果極佳~~

離開「觀音山涼亭」,經過數分鐘來到「觀音山蓄水池」,這裡人煙稀少,顯得相當幽靜。
◆觀音山蓄水池:觀音山蓄水池是台北自來水史最古老的清水濾淨貯存池,於明治41(1908)興建完成,儲蓄水池之外,還有「排氣室」《排氣室內排氣閥裝置會將水管中的空氣排除,使水流能暢順地輸送至蓄水池》、「消毒室」《消毒室則是對自來水進行加氯消毒,使水質能符合飲用水標準》與「水位測量室」《設有機械滾輪式的度盤水位計,用來觀測水位之用》等附屬設施。
觀音山蓄水池https://waterpark.water.gov.taipei/cp.aspx?n=F1C6CBEAD24212E8
102.5.5小觀音山_蓄水池13.jpg
﹝觀音山蓄水池﹞石碑

◆觀音山蓄水池建築特色:蓄水池與其附屬建築,均為鋼筋混凝土屋頂與磚牆結構,水平石砌效果的外觀,加上簡單的線條與紅色外表,非常古典又具有厚實感。而池體入口建築的四角柱上都有圓球為裝飾,牆柱有整齊對稱的橫條,牆面及山牆也有較多的水泥飾,雕飾簡潔而典雅,類似古希臘建築風格,故蓄水池的外觀建築顯得更為精緻。
102.5.5小觀音山_蓄水池14.jpg
外牆豔紅形式典雅建物,格局方正造型樸雅,富莊嚴神秘氣氛~~

池體上方還有隔熱屋頂,以免氣溫變化太大而影響水質,後來在屋頂上方覆土掩蓋,如今蓄水池上方的草地野花草種類繁多,視野更佳。
102.5.5小觀音山_蓄水池15.jpg

102.5.5小觀音山_蓄水池16.jpg
站在「配水井」旁可俯瞰公館商圈

102.5.5小觀音山_蓄水池17.jpg
右下圖:附近有碉堡陣地的軍事遺跡

延伸閱讀
【中正】自來水博物館
【中正】小觀音山_消壓塔
【中正】小觀音山_管材雕塑區
【中正】小觀音山_蓄水池&噴泉庭園part2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lly 的頭像
    ally

    ally快樂House╰✿╮

    a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