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4.11.14今天下午心血來潮趁著假日天氣晴朗,開車前往萬華進行古蹟巡禮,抵達萬華將車停放在西園路一段「艋舺公園」B4地下停車場,再從「龍山寺」地下街商場4號出口步出。
艋舺公園的〈美人照鏡池〉於每日下午3點整表演水舞噴泉
今天的主要目的地是→剝皮寮歷史街區(位於艋舺公園右側160m處)
途經香火鼎盛的「龍山寺」,不能免俗也進去拍些照片。
◆艋舺龍山寺:位於萬華廣州街與西園街交叉口、毗鄰華西街觀光夜市,是萬華的信仰中心。艋舺龍山寺亦稱萬華龍山寺或或台北龍山寺,簡稱龍山寺,悠久的歷史訴說著昔日「一府二鹿三艋舺」的風華。艋舺龍山寺與艋舺清水巖和大龍峒保安宮合稱為台北三大廟門,與台北101、國立故宮博物院、中正紀念堂並列為國際觀光客來台旅遊的四大名勝。
◎地址: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211號/電話:(02)2302-5162
◎官網:http://www.lungshan.org.tw/
◎臉書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艋舺龍山寺-205075139602545/
美麗的龍山寺,譜寫生活與信仰的神聖殿堂
◆艋舺龍山寺總面積約為1800坪,坐北朝南面呈回字形,為中國古典三進四合院傳統宮殿式建築,自中軸由外而內是山門、廟埕、前殿、中庭、大殿後庭、後殿,左右護龍、上有鐘鼓樓,門壁樑柱極盡精雕細琢之美,結合清代、日據與光復後綜合表現的寺廟藝術。
艋舺龍山寺為國家保護之二級古蹟1985內政部公告)
〈艋舺龍山寺〉廟埕左側設有淨心瀑布(下排圖)
〈艋舺龍山寺〉廟埕右側設有噴泉水池(下排圖)
雅致的古建築,傳承古典與現代的文化藝術
我們僅在龍山寺廟埕內停留短暫5分鐘,然後順著廣州街前行,不消幾分鐘便來到入口處的「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」,接著穿越一整排「亭仔腳」(僅有少數幾棟還保留拱圈),抵達「剝皮寮歷史街區」。
※備註:過去以商業為主的剝皮寮老街,建築物多將店門後移一個步架,留設出「亭仔腳」,提供行人遮風蔽雨的行走空間,也是店舖空間的延伸,現在則稱之為「騎樓」。
剝皮寮 歷史街區街懷舊的〈亭仔腳 〉(左上圖:萬華心願景工作室)
◆剝皮寮歷史街區:位於龍山寺旁,北臨老松國小,東至昆明街,南面廣州街,西接康定路,為臺北市碩果僅存的清代街道。歷史街區內保存有相當完整的清代街型、清代傳統店屋,其建築空間見證艋舺市街的發展,擁有獨特之歷史文化和建築特色。
◎地址: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73巷/電話:(02)2302-3199
◎剝皮寮歷史街區官網:https://www.bopiliao.taipei/
剝皮寮老街整修紀事銘 & 從老地圖看剝皮寮老街的歷史變遷
歷史街區廣場上豎立一座公共藝術作品《樹語Tree's Word》
以靜態形式呈現老台北動態的時光流逝及依然存在當下的意象
街屋為一種狹長式市街商店住宅,清代稱之為"店屋"
充滿懷舊氣息的剝皮寮老街,紅土磚牆上有許多彩繪塗鴉
※備註:店屋通常形成於商業繁榮的地點,為因應臨街的商業活動,發展出以下二種店屋
1.前舖後居:即臨街前廳為作生意之處,後邊則為住家。
2.下舖上居:一樓作為商家使用,二樓以上為居住的空間格局。
〈剝皮寮歷史街區〉是一個歷史文創街區和工作坊的組成
改造後的老房子變身成美麗獨特的藝術展示空間
整修後的剝皮寮老街,注入一股新的活力,再度開啟歷史記憶
我們沿著「西側歷史街區」繞行一圈,最後經過外圍的「老松國小」,準備返回參觀歷史街區入口處的「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」。
歷史悠久的老松國小(創建於1896年)校門口二側的白千層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