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2.9.3釜山大邱五日遊Day2-1【第二天觀光行程:良洞民俗村(9:50-11:30)→ 大陵苑(12:00-12:55)→ 新羅會館_人蔘燉雞風味餐→ 佛國寺(14:20-15:30)→ 普門觀光園區(15:40-16:00)→ 汗蒸幕(16:10-18:00)→ 什錦香菇火鍋→ 大邱_GRAND飯店】
第一站:良洞民俗村
【良洞民俗村:位於慶州雪蒼山主峰相連的山脊與溪谷間,呈現15~16世紀朝鮮時期的典型儒家文化兩班(朝鮮時代的支配階層)村,村內由160多間傳統韓屋、草屋及樹林、稻田所組成。360餘座磚瓦與茅草建築結構呈扇形分佈,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村落,居民單純且注重傳統,至今仍以農耕為主,因而能完整地保持朝鮮時期原有樣貌。2010年7月31日安東河回村與慶州良洞村併為﹝韓國歷史村﹞,2011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。】
◎良洞民俗村官網:https://yangdong.invil.org/index.html (韓文)
入口處二側的壁畫(不同季節的對照)
經過一個長形小池塘 → 通過一條上方栽種竹子的長形走道
二旁的壁畫呈現良洞村的建築、自然景觀及村民的農耕情景
導遊在售票亭幫我們辦理入園手續(右下圖:旁邊有一間小雜貨店)
這所〈良洞小學〉的外牆也是典雅民俗風
校園內外有一些人物雕像,不過沒時間進入參觀
可惜還未到楓紅的季節 ~ 設計很貼心的飲水器(一高一低不管大人小孩都適用)
【慶州良洞村距離慶州市區往北約16公里的山腰上,為最大規模與最悠久歷史的韓國兩班貴族村落《慶州孫氏與麗江李氏兩大家族發展形成的村落,歷代人才輩出,是擁有500多年悠久歷史的兩班貴族名村》】
〈良洞民俗村〉是依山而建的村落,需要行經許多斜坡路段
【整個村落按著山丘地勢成形,兩班家屋位於地勢較高的地區,所居住的「瓦家」,建築形式為口字型。百姓們的住宅位於地勢較低處並環繞著兩班家屋,主要是由茅草屋散落分布的「家屋」型態。】
下排圖:村落前方的一大片荷花池
【香檀:地勢較高的香檀構造華麗,是李彥迪任慶尚監司(朝鮮時代的官名)時,爲侍奉病重的母親由中宗御賜的住宅。香檀是良洞村內最堅固、造型結構最優美的家屋,據稱建築原有99間房,後因火災損毀,保存至今只剩下50多間,在香檀可俯瞰良洞村全景。】
一般百姓居住的茅草屋,屋牆上攀爬著絲瓜的綠葉黃花及果實
【觀稼亭:是朝鮮成宗時期文臣孫仲暾的居所,以中央院子為中心,兩側分布著男主人生活或待客的廂房及女主人生活的正房等。觀稼亭借庄稼喻後代子孫,含有福澤後代之意。】
觀稼亭→ 在村落入口山丘上建造的亭子,經過四方型院子的頂端可看到村落美麗的風景
【良洞民俗村的村莊小路、農田和韓屋都是依山勢地形和溪流及而建,傳統的瓦頂韓屋及簡陋的茅草泥屋,錯落分佈於山坡的樹林間和溪流兩旁,形成一幅大自然圖畫。】
照片上竟然出現一個﹝小指頭﹞破壞畫面
從﹝觀稼亭﹞步下斜坡道
【無忝堂:朝鮮時代中期的文臣李彥迪的宗家別堂,座落在村子西北側山坡上,是上流住宅的舍廊宅的延長建築,在當時是用來接待客人、讀書與休息的地方。】
PS:雖然後來知道﹝無忝堂﹞的方位,但因時間不夠,最後還是放棄參觀了!
回到入口處的荷花池 ~ 這一條運河已雜草叢生(右上圖)
此處才發現〔無忝堂〕的指標,難怪依照地圖標示還是找不到!
【心水亭:1960年前後爲紀念李彥迪之弟李彥適而修建的心水亭,哲宗時受損,現存建築重建於1917年,是月城良洞村內規模最大的亭子。】
﹝心水亭﹞前有二隻可愛的貓咪
上午從9:50開始參觀良洞村的香檀、觀稼亭、心水亭…等建築物,還有一些花草樹木(因為拍了不少照片,只好另外放在花草篇),11:15進入「文化觀光解說工作室」觀看良洞村的靜態展覽,可惜全部都是韓文,實在看不懂啦!接下來即將前往第二站參觀~~大陵苑天馬塚。
全部是韓文,有看沒有懂?!
導遊發給每人一本﹝韓國世界文化遺產﹞觀光護照,可以蓋章留念
延伸閱讀
釜山大邱五日遊Day2-1(下)良洞村_花草篇
釜山大邱五日遊Day2-2大陵苑
釜山大邱五日遊Day2-3佛國寺
釜山大邱五日遊Day2-4普門觀光園區
釜山大邱五日遊Day2-5汗蒸幕+GRAND飯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