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4.9.6澳門自由行Day3-1跟昨天一樣,早上7:50到二樓「華倫西餐廳」吃豐富的自助早餐。
一早餐廳幾乎都沒人
餐點跟昨天大同小異
我們吃過早餐回房間準備妥善,便走路到「君怡飯店」旁邊的公車站(南新花園站),用"澳門通"搭乘33號巴士(離島線),經嘉樂庇總督大橋(澳門第一條連接澳門半島和氹仔的跨海大橋)到「新馬路站」(大三巴及議事亭觀光購物區)下車,再前往今天自助旅遊第一站~~澳門歷史城區。
途中經過一些澳門著名的酒店建築(葡京、新葡京…)
〈議事亭前地〉的士站(Taxi Station)位置圖
第一站:澳門歷史城區
◆議事亭前地:是澳門的市中心,熱鬧的商業及文化活動區,因地處議事亭(民政總署前身)而命名,面積3,700平方米,是澳門四大廣場之一。廣場中央建有一座噴水池,故此地俗稱「噴水池」。
◆民政總署:建於十六世紀末,昔稱「議事亭」或「市政廳」,曾作為澳門議事公局(又稱議事會)及市政機構的辦公場所。因過往受到天然災害的破壞,現今的面貌乃是1940年進行大修後的大樓及其外牆。
議事亭前地(廣場地面鋪設葡式碎石) & 民政總署(兩層樓高的巴洛克式大樓)
依循指標方向,前往〈大三巴牌坊〉(二旁有販賣伴手禮商家)
◆耶穌會紀念廣場:位於「大三巴牌坊」前方的廣場,為紀念到澳門建立聖保祿學院的耶穌會會士。廣場是由一組寬大的梯級,及鄰近四通八達的斜坡街道構成。現今廣場成為旅客參觀、澳門旅遊盛事、慶典,及外影拍攝場地。
地面採用昔日葡萄牙商船卸下的壓艙石鋪設而成
左下圖:廣場上豎立中葡友好紀念雕塑《男女》(另一座"少女與狗"已被拆除)
◆澳門歷史城區:舊稱「澳門歷史建築群」,是中國境內現存最古老、規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東西方風格共存建築群。歷史城區是由22座位於澳門半島的建築物和相鄰的8塊前地所組成,以舊城區為核心的歷史街區。
◆大三巴牌坊:正式名稱為「聖保祿大教堂遺址」,是澳門「天主之母教堂」正面前壁的遺址,與大炮台及兩者之間的前聖保祿學院為一整體。「三巴」這個名字是來自於「聖保祿」的葡萄牙文(São Paulo),而"大"是指最大的教堂,故「大三巴」是指「最大的教堂」。
為拍出老公要的效果,拍照角度喬了老半天...
◆「大三巴牌坊」高約27米,寬23.5米,為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"巴洛克"式建築物,共分五層,底下兩層為同等的長方矩形,由三至五層構成三角金字塔形。聖保祿教堂歷經3次的火災,僅遺教堂前的68級石階及花崗石建成的前壁,因貌似中國牌坊得名。
〈大三巴牌坊〉是澳門最具代表性的名勝古跡(澳門八景之一)
◆雄偉的牌坊雕刻細緻精美,巍峨壯觀,刻有宗教人物聖像,以及牡丹花、菊花、太陽、月亮等,具有濃厚的東方色彩,融合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與東方建築的風格,顯現出東西方文化藝術的交融。
這座中西合璧的牌坊在全世界的天主教教堂中是獨一無二的
澳門歷史城區的〈大三巴牌坊〉於2005年成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
「大三巴牌坊」的觀光人潮不斷,是最熱門的旅遊景點,在豔陽下觀賞完牌坊,趕緊走到旁邊的小公園休息乘涼一陣子。接下來沿著階梯往上爬,可以通往大砲台及澳門博物館。
小公園(聖保祿學院遺址)"利瑪竇神父"雕像(身穿明朝儒服,右手執筆,左手拿古籍)
◆大砲台:又名「聖保祿炮台」、「中央炮台」或「大三巴炮台」,1617-1626年由耶穌會興建,位於澳門半島中央柿山之上,佔地約8,000平方米,呈不規則四邊形,是舊城區重要的軍事防禦設施。現大炮台的中央為1998年建造的澳門博物館,而大炮台城堡的頂層則為大炮台花園。
山路小徑→ 大砲台入口大門→ 小小葡式庭院→ 拾級而上〔柿山之巅〕
斑駁的城牆四周圍架設多座大砲,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築群之一
澳門博物館(上排圖)、造型奇特新穎的新葡京酒店(下排圖)
頂層的〔大砲台花園〕,可俯瞰澳門360度的景觀
往下行至〔大砲台展覽室〕參觀(右下圖為博物館的模型)
小小的地下密室展示大炮台的歷史及發掘出土的文物
◆澳門博物館:坐落在澳門歷史遺跡大炮台之上,於1998年4月18日落成開幕。博物館樓高三層,其中兩層建於大炮台平台之下,只有最上一層由原氣象台的地面建築改建而成,從最大限度保留大炮台原有的建築風格和地貌特徵。
◎官網:http://www.macaumuseum.gov.mo/
〈澳門博物館〉外牆的玻璃鏡面
◆澳門博物館是一間展示澳門歷史和多元文化的博物館,館內的展品以其豐富和深刻的歷史和文化內涵,展示數百年來澳門的歷史變遷,講述來自不同國家、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在澳門和平共處的生活。
〈澳門博物館〉前身為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
入口大廳旁提供一台"虛擬參觀"機台(電扶梯旁二側的壁畫頗特有特色)
上午10點半離開「澳門博物館」(未購買門票入內參觀),在入口處平台的禮品店買了一個口哨鑰匙圈,便循著原路返回「大三巴街」。
左上圖:禮品店主要售賣澳門博物館出版的書籍、畫冊、紀念品等產品
◆大三巴街:得名於著名的聖保祿教堂遺址「大三巴」,分成南北二段,北段街道以售賣傢俱、古董陶瓷、小型工藝等商店居多。南段街道以葡式碎石鋪設而成,人潮相對多於北段,傳統手信餅店最多,故又被稱為「手信一條街」。
除了手信餅店,這裡也有很多藥房(特地購買數瓶小瓶裝驅風油)
◆哪吒廟:位於大三巴牌坊後右側,依附在舊城牆一側,創建於1888年,改建於1901年。建築深8.4米,寬4.51米,為兩進式建築,廟內供奉哪吒。
素鴉利神父巷→ 葡萄牙駐澳門及香港總領事館→ 哪吒廟斜巷→ 哪吒古廟
◆澳門主教座堂:俗稱「大堂」、「聖母聖誕堂」,是天主教澳門教區的主教座堂。位於澳門大堂前地,建立於1576年以前,經過二次的修建,成為今日壯麗堂皇的外觀。
主教座堂為"新古典主義"風格建築,二旁為高約13米的三層式鐘樓
〈主教公署〉舊稱主教府,乃主教辦公處所(1835年建造,重建於1992年)
主教公署(左上圖)、主教座堂辦公室(右上圖)、主教座堂(下排圖)
黑白色葡式碎石地面,象徵活力泉源的噴水池,在藍天下呈現悠閒的南歐風情
上午11點半離開「主教座堂」,準備逛逛澳門市區街道,尋找美食餐廳打牙祭囉!
延伸閱讀
澳門自由行Day3-2澳門市區+旅遊塔
澳門自由行Day3-3澳門新濠天地
澳門自由行Day3-4澳門威尼斯人酒店
澳門自由行Day3-5澳門官也街+晚餐+君怡飯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