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5.11.23京阪神賞楓自由行上午10:46在「保津峽站」搭上回程小火車,10:55抵達「嵐山站」,下車後徒步數分鐘,即見常寂光寺前方的「小倉池」。
許多人選擇在〈小火車嵐山站〉下車,因為附近有較多嵐山地區的著名景點
小倉池左側有座〈御髮神社〉(祈求頭髮健康美麗的神社,祭祀理髮師之神--藤原采女亮)
〈小倉池〉靜幽的水面,襯托池畔的楓葉更顯"楓"情萬種
美麗小倉池綠頭鴨悠游,映照著秋意染色的山林
離開小倉池,前進一條池畔的幽靜小路
一條楓林小徑也有美麗的景象
◆常寂光寺:座落於小倉山山腰的日蓮宗派名剎,整座寺院簡樸腹地不大,屬於桃山時代建築,是京都嵐山的賞楓名所。《小倉山因紅葉美景而聞名,秋天紅葉佈滿整片山,200多株楓樹形成的紅葉道非常美麗。》寺地據傳原是平安時代大臣藤原定家的山莊「時雨亭」舊跡,後由「日禎上人」在慶長元年(1596年)開創現今的常寂光寺。「常寂光寺」名稱源自佛經中的"常寂光淨土,意指諸佛之所依處。
◎常寂光寺:http://www.jojakko-ji.or.jp/ (日文)
〈常寂光寺〉簡樸的黑色山門入口處(從此進入受付處購票¥500入園參觀)
●仁王門:原為南北朝時代京都山科地區「本圀寺」客殿的南門,興建於貞和年間(1345-1349年),後於元和二年(1616年)移建於此,有高達七尺的舊式茅草屋頂設計,是「常寂光寺」最古老的建築物。
茅葺(芭茅草)屋頂的〈仁王門〉,外觀相當復古且詩情畫意
沿著陡坡台階拾級而上,前往仁王門上方處的"本堂"(右側的"末吉坂"則通往"庫裡")
通往本堂的上坡參道二側,楓樹林立宛如一條紅葉隧道(右上&左下圖:俯拍仁王門)
●本堂:慶長年間(1596-1615)安土桃山時代的領主小早川秀秋協助將伏見桃山城的客殿移來此處,成為常寂光寺的本堂。
本堂前方廣場登高遠眺整個嵯峨野、嵐山地區的美景(上排圖)
本堂後方的小徑旁,有小小池塘及一片綠竹林
綠竹林在紅葉襯托下,別有一番風情(紅、橙、黃、綠四色漸層的畫面極美!!!)
●多寶塔:位於本堂後方的高地上,建於江戶時代初期元和六年(1620年),為一重層、方三間、寶形(正方形)造、檜皮葺屋頂,高度約12米的二層佛塔,供奉釋迦牟尼佛像,現為日本國家重要文化財。
繼續前行往上攀登來到〈多寶塔〉
〈多寶塔〉雖是建於江戶時代但保留著華麗的桃山樣式(左上圖:一旁的開山堂)
這個角度仰拍多寶塔,雖然沒有"楓紅"但有"翠綠"
從多寶塔下行,又見美麗的綠竹林&紅橘黃綠色彩繽紛的楓林
返回本堂後方的庭園區,人們在本堂的長廊上欣賞庭園秋色濃
本堂旁的"老爺柿"也結實纍纍(左圖)、本堂旁的"繪馬"和一株楓紅(右排圖)
〈妙見堂〉前方的石鳥居(左上圖)、可試吃名產〈花椒魩仔魚〉(上排中圖)
●鐘樓:建造於江戶初期的寬永18年(1642年),原有的梵鐘因二次世界大戰時物資缺乏而被徵收,今日所見是在昭和48年(1973年)由京都工藝纖維大學的青木一郎教授設計,再重新鑄造的。目前每日正午12點和下午5點會鳴鐘。
著名〈鐘樓〉被紅葉包圍,是嵐山紅葉季節具代表性的場景
換個角度將古樸的木燈入鏡,一樣是美得令人讚嘆的畫面!
這一片"楓黃"點綴著稍許橘紅,更顯得格外金黃耀眼!!
我們在「常寂光寺」繞行一圈,上午11:50返回「仁王門」,又在此處耽擱一會兒拍照《從仁王門拍到山門前,這一會兒也有10分鐘之久呢?!》。最後才依依不捨地循原路走回「小倉池」,拍張合照留念,接下來準備要前往「竹林小路」及「野宮神社」囉!
從本堂下方的參道上拍攝〈仁王門〉是常寂光寺的經典取景角度
〈仁王門〉茅草屋頂和紅葉交織而成的一幅極美風景畫
臨別仁王門的最後一瞥~~漫天楓葉的壯麗景色,不愧是常寂光寺名聲響亮的招牌
踏出山門口,對面有〈御朱印所〉(源自於中世紀的"納經",是授予寫經人的信物)
在寺院外山門前廣場再次停留賞楓,秋楓展現黃橘雙色層次之美!
遊客總被〈常寂光寺〉這座古寺那鋪天蓋地而來,多層次紅黃橘綠的楓葉所震撼!!
或深紅或澄橘或金黃或翠綠,層層疊疊漫天飛舞的華麗"楓"景!!!
離去前在〈小倉池〉前合影留念,緊接著要前往〈竹林小路〉漫遊
延伸閱讀
京阪神賞楓自由行_嵯峨野觀光鐵道
京阪神賞楓自由行_嵐山保津峽
京阪神賞楓自由行_竹林の道+野宮神社
京阪神賞楓自由行_東福寺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