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4.8.12好漾首爾五日遊Day1-3下午3:30離開「普羅旺斯村」>,經過50span style="color:#0000CC">分鐘車程,抵達「景福宮」。
好漾首爾五日遊Day1行程:韓式魷魚豬肉壽喜燒(13:40-14:10)→普羅旺斯村(14:15-15:30)→景福宮(16:20-17:25)→青瓦台舍廊房(17:25-18:00)→土俗村人蔘雞風味餐(18:15-19:00)→東大門綜合商場、清溪川(19:30-21:30)→明洞蒂瑪克飯店Tmark Hotel Myeongdong(21:50)
第二站:景福宮
我們由停車場穿越「協生門」,走到景福宮售票處,等待導遊購買團體票,再從「興禮門」往裡走,開始參觀五大宮闕之首的「景福宮」。
※景福宮守門將交接儀式:在光化門、興禮門之間的廣場舉行,重現朝鮮時期守門軍的換崗儀式,儀式進行時搭配韓、英、日、中語解說,交接儀式是免費參觀的,進入宮殿才開始收取門票。
◆興禮門:在光化門之內,是第二道正門。原名「弘禮門」,大院君重建時為避清高宗弘曆名諱而改名。1911年為修建朝鮮總督府大樓而被拆毀,1997年進行復原工程,2000年竣工。
可惜此時並非"守門將交接儀式"的定點表演時間(每天6回10:00-15:00每整點一次)
◆景福宮:首爾市內有五個宮殿~~景福宮、德壽宮、慶熙宮、昌慶宮和昌德宮,其中「景福宮」是五大宮闕中,規模最大、建築設計最美的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宮殿。建於1395年的景福宮,位於較北側的位置,因此又被稱為「北闕」。景福宮中最具朝鮮時期代表性建築物的「慶會樓」與「香遠亭」的蓮花池,至今仍保有當時的樣貌,勤政殿前的石階與石雕等,都是當時雕刻藝術的代表。目前「興禮門」外西側建有「國立古宮博物館」,景福宮內「香遠亭」東側則有「國立民俗博物館」。
宮殿建築後方有一座〈北岳山〉(花崗岩山峰,標高342公尺)
◆景福宮名稱的由來,是取中國《詩經》中「君子萬年,介爾景福」的句意。宮內的建築有正門「午門」(後改名光化門),殿門「勤政門」,正殿「勤政殿」,報平廳「思政殿」,燕寢「康寧殿」…等共500多棟。曾經歷多次的的戰亂火災而重建,最後在日治時期大多被拆毀,只留下最主要的10棟建築,即光化門、建春門、迎秋門、神武門(玄武門)、東十字閣(東南角樓)、勤政門、勤政殿、思政殿、慶會樓、香遠亭。
〈景福宮〉是朝鮮時代(1392~1910)的正宮,由朝鮮王朝始祖李成桂所建
◆勤政殿:景福宮的正殿,有「勤勉治國」之意,是皇帝上朝聽政的地方,為景福宮中規模最大,最具藝術性的的建築。中央是皇帝的寶座,寶座後面乃「日月五峰圖」的屏風。左下方一根根小柱子上面寫著「一品官、二品官…九品官」並依序排序,是讓遠從全國各地、風塵僕僕進宮一趟的文武百官晉見皇上時(要見皇上的官很多,有時可能要等上幾天),為了方便等待被召見而就地紮營所設。
老公特地站在勤政殿外面廣場"正一品"的小柱子(品階石)旁拍照
〈勤政廳〉內部的雕梁畫棟(右上圖即寶座後方的"日月五峰圖"屏風)
〈景福宮〉常出借作為歷史劇的拍攝場景(女人天下、明成皇后…)
遠拍〈勤政廳〉(左上圖)、修政廳(左下圖)、通往慶會樓的圓柱長廊(右圖)
◆修政殿:為一處修建於一廣大基石高台上的大型殿閣,前身為朝鮮王朝初期的「集賢殿」,殿閣周圍曾設有弘文館、檢書廳、賓廳及承政院等闕內各司。
〈修政殿〉建於高宗同治六年(1867),是處理國事的場所
◆慶會樓:位於勤政廳西北側,是國家有喜事或招待外國使節設宴的場所。為一座二層樓閣,四周有圍牆,東為含弘門、西為天一門。
左上圖:一群年輕人推著滿載韓國古裝服飾的拉車前往〈慶會樓〉
◆「慶會樓」建築為干闌式,底層用24根石柱架空,上為面闊七間、進深五間的歇山頂樓閣,四面開敞,景色優美。「慶會樓」坐落於方池之內,池中另有兩座小型方島,象徵「一池三山」之制。
〈慶會樓〉前方有節目表演的彩排練習
◆思政殿:位於勤政殿的後方,為朝鮮君王與臣下平日議政、商討國事的主要殿閣。
◆萬春殿:位於思政殿東側的便殿。與千秋殿同樣設置有暖坑,以便於冬季時使用。
◆千秋殿:位於思政殿西側的便殿。為世宗大王與眾學者們發明韓國文字的地方。
◆字庫:在「思政殿」周圍廊廡之內,共設天、地、玄、黃、宇、宙、洪、荒、日、月共計10間字庫。
沒拍到正面,應是千秋殿(右上圖)、用申堂(右上圖)、思政殿(左下圖)、黃字庫(右下圖)
◆十長生煙筒:「慈慶殿」院門兩邊各有一座紅磚牆壁十分有名,即為「十長生煙筒」(上面刻的篆字據說是"十長生"),從地底下過来的煙,就是沿著煙囪通過牆頂冠上數個屋狀煙囪蓋而排出的。景福宫好多宫殿均設有暖炕,在狹窄的殿後,將牆兼做煙囪,刻上華麗的花纹,如此圍牆、庭園及煙囪合為一體,呈現匠人的智慧和工藝。
導遊讓團員們看完猜一猜,很多人都猜說左邊是"萬壽無疆"
可是右邊實在看不出是什麼字?(我只看得出第3個是"萬"字)
◆國立民俗博物館:將朝鮮時期的生活型態,按照地域、功能、時代、類型等在各區展示。館中收藏品高達2萬多件,其中的4,000多件珍貴的歷史民俗資料,於館中展示開放參觀。特別是在中央大廳,定期有各種傳統文化、民俗等相關展覽。
圖片右側的高塔及二座建物為〈國立民俗博物館〉
◆香遠亭:位於景福宮寢殿後院的蓮池中央,是高宗將景福宮的舊後院改建而成,在池塘中間蓋人工島,在島上建造一個六角形的亭子(gazabo),「香遠亭」取自「香氣遠播」之意,連接小島的「醉香橋」則有「沉醉於香氣」之意的木造橋,若說「慶會樓」是皇上的正式宴會空間,那「香遠亭」就是享受美景的王室休憩空間。
〈香遠亭〉建於1873年,位在〈乾清宮〉南邊的二層閣樓式建築
傍晚5:25經過「香遠亭」,我們走到景福宮的後(北)門「神武門」,準備前往參觀「青瓦台」。
神武門(舊稱玄武門)為城台式建築,上有三開間門樓
分享網路上《景福宮守門將交接儀式》的影片
延伸閱讀
好漾首爾五日遊Day1-1仁川機場+海陸雙拼壽喜燒
好漾首爾五日遊Day1-2普羅旺斯村
好漾首爾五日遊Day1-4青瓦台舍廊房
好漾首爾五日遊Day1-5東大門綜合商場+清溪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