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面1.jpg

107.1.25因為去年在旅展購買的福袋,其中高鐵半價乘車票兌換券快到期,加上也是在旅展購買的台中林酒店的住宿券,所以特地規劃三天二夜的中部旅遊行程。今天早上8:10坐捷運到北車搭乘高鐵南下。抵達烏日高鐵站,在旅遊服務中心旁的「格上租車」服務中心辨理手續取車,上午十點準備開車前往旅遊第一站~~霧峰林家宅園。
107.1.25高鐵台中站格上租車.jpg
因為只有2張半價兌換票,另一人往返均需全票(左圖)、旅展購買的格上租車兌換券(右上圖)

107.1.25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1.JPG
車停對面的頤圃專用停車場(左上圖),先到售票處購票(全票$250),再免費領取導覽機(導覽行程約1小時)

◆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:霧峰林家宅園是霧峰林家在阿罩霧(今台中市霧峰區)的園林與宅邸建築群的總稱,由頂厝系統(頤圃、蓉鏡齋、景薰樓、新厝)、下厝系統(草厝、宮保第、大花廳、二房厝、二十八間)、萊園(明台高級中學所在地)三大部分組成,1985年內政部指定為二級古蹟。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,頂厝、下厝,大花廳及萊園大半受損,歷經10多年於2012年修復完畢,20131027,霧峰林家古宅開始有限制的對外開放。
◎地址:台中市霧峰區民生路26/電話:(04)2331-798
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官網http://wufenglins.com.tw/
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臉書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wufenglins
107.1.25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2.JPG
〈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〉是台灣碩果僅存保留完整而華麗的絕版古蹟

霧峰林家因發跡於臺中霧峰而得名,1950年代林家掌控中台灣大量農田,並協助平定多場戰亂而擁有數千兵力,獲得樟腦專賣等特權,為台灣五大家族之一《霧峰林家在日本時期與基隆顏家(礦業興起)、板橋林家(商業興起)、鹿港辜家(政商興起)、高雄陳家(糖業興起)並列台灣五大家族》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開放參觀區域為隸屬下厝的「宮保第」和「大花廳」兩處空間,還有下厝前埕廣場,皆為台灣傳統建築的典範,相當具有文化藝術的價值。
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地圖.jpg
訪客一律依園區規定的導覽方式進行參觀,採團進團出的方式入場(上圖取自網路圖片)
平日(四場)、假日(六場)為〔專人導覽〕,國定連假及春節期間則為〔定點定時導覽〕

107.1.25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3.JPG
門票上是〔大花廳〕的圖案(左上圖)、宮保第和大花廳中間的〔售票處〕(右上圖)
面對售票處的右側是〔大花廳〕(左下圖)、面對售票處的左側是〈宮保第〉(右下圖)

▲宮保第:全台第一座閩式官宅,共十一開間的五進深大厝兩根柱子(或牆身)之間的距離就是一開間,五進是前後並排五棟建築物》,規模宏大。
1858年:林文察參與平定小刀會後獲官職,興建現宮保第中落主屋(第三進正身及護龍)
1864年:林文察在太平天國之亂中戰死,清朝同治皇帝追諡為「太子少保」
1870年:繼由屢建功勳、受賜黃馬褂的林朝棟興建第一進的門廳及第二進,直到1883年完工。
1895年:第四進、第五進及門口日月池、水亭,則在1895年乙未割台前才完工。
1935年:族人修改後落中庭穿心亭時拆除第四進。
※「宮保第」是古代中國對皇太子老師住所宅第的稱呼,只有被封為太子太保及太子少保的官員才能用「宮保第」作為宅第名稱。
107.1.25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4.JPG
〈宮保第〉首進正門上方匾額宮保第是作工細緻的複製品(真品因為太珍貴被林家收在安全之處)

107.1.25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5.JPG
導覽先在戶外的〔下厝前埕廣場〕初步介紹霧峰林家的家族歷史興衰(下厝系統及頂厝系統)

※霧峰林家宮保第傳統彩繪修復特色~~
《保留真跡,後人考古   修舊如舊,重現風華   傳統工藝,礦物桐油》
台灣僅存十九世紀官宅門神的修復工序繁複:分析 加固 清潔 隔離 填補 全色 保護
107.1.25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6.JPG
〈宮保第〉是全台保存最完整的古蹟建築(右上圖:宮保第官宅門神的傳統彩繪修復特色)

107.1.25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7.JPG
〈宮保第〉是清朝時期最大的一品官宅建築(右下圖:第二進的靛青色門廳)

▲宮保第第二進建築「轎廳」:是保存最完整,921大地震破壞最少的一廳,為當時貴賓到訪時的下轎停留處,兩側陳列著珍貴的字畫供人欣賞(現在仍可見到李鴻章、左宗棠、清代最後一位狀元吳魯的墨寶)
第二進有著金箔壽匾上面寫著「春秋又八千」《古時春去秋來代表一個年,狂派草寫不拘小節,春秋又八十就顯得小氣,於是一氣呵成的連貫,八千也隱喻為長命百歲之意》,是日據時期台中中華商會會館特聘四川狂草大師楊草仙所書寫,送給林朝棟之妻楊太夫人為其81歲生日祝壽。
107.1.25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8.JPG
回拍第一進的門廳(左上圖),第二進門廳上的《春秋又八千壽匾》簡介(右上圖)
第二進〔轎廳〕的名家字畫(下排圖一二),站在第二進門廳外頭的老公(右下圖)

宮保第第三進建築:是最早落成的林宅建築,由林家最大的一品官林文察興建。其特別之處是有突出之軒亭,樑柱上雕刻著古琴、棋盤、書畫等,藉此期望後代能允文允武。堂上懸掛著「德同再造」木匾,屋內廳堂以黑色調為主,廳堂另懸一塊悼念林祖密愛國忠忱而追頒的「忠烈永式」木額。
※棟軍文創:棟軍為霧峰林家的林朝棟
(1851-1903)所建立,棟軍文創希望透過霧峰林家過往百年的故事與建築特色為設計元素,開發設計關於一般庶民食衣住行育樂商品,讓更多人了解霧峰林家滄海百年的歷史。

107.1.25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9.JPG
地上磁磚是龜殼樣式,希望像烏龜一樣長壽(左上圖)、軒亭的雕樑畫棟(上排圖)
添丁樑彩繪華麗,掛燈代表添丁,樑必突出牆壁,才有""丁生男風水(右上圖)
牆上懸掛著林家歷代傑出人物的介紹:左側三位武將,右側三位文人(中排圖)

宮保第第四進建築:在大地震中全毀,目前僅存基石遺跡,並未重建。
宮保第第五進建築:為女眷住所與後花園,彩色窗花十分精美。第五進有廣大的庭園,蒔花植草,這裡成排的「枝摘窗」(又稱和合窗),可支撐亦可拆下的窗戶。枝摘窗由上下兩扇組合而成,上面一扇可用竹「枝」支撐起,下面可以「摘」除拿下。
107.1.25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10.JPG
宮保第第五進的窗花款式皆不同,左廂房是《詩禮傳家》,右廂房是《文章華國》

107.1.25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11.JPG
宮保第園區充滿中國風的雕樑畫柱和庭園景觀,院落中央鋪著六角形大紅磚步道,兩旁綠草如茵

導覽人員帶領我們入場參觀宮保第,詳細解說其建築古蹟及人文歷史,第一部分的導覽結束,眾人便在第五進的旁廳品茶休憩。大約休息個10分鐘,大家再集合前往大花廳繼續第二階段的導覽行程。
107.1.25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12.JPG
宮保第的導覽告一段落,在第五進的左護龍廂房歇歇腿、喝口茶(左下圖:宮保第專屬的牡丹杯)

107.1.25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13.JPG
茶廳旁放置一部以台中舊火車站為背景的人力拉車(可拍照合影但勿乘坐人力拉車)

107.1.25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14.JPG
一棵樹形像高塔般的印度塔樹(別名垂枝暗羅,又稱阿育王樹,在佛教盛行的地方被當成神聖的宗教植物)

107.1.25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15.JPG
前往大花廳的走道(位於宮保第、大花廳之間) 箭道(古時練習射箭的地方)

▲大花廳:是林朝棟出任撫墾局長時所興建(1890-1894)的一座三落宴會廳,屬閩浙建築風格,面寬五開間明廳與洞窗設計頗富特色。福州式戲台和觀眾席精緻華美,為林家宴客與看戲的空間,當時還有專屬的子弟戲班,是霧峰林家鼎盛的重要象徵。這裡也是蔡依林&安室奈美惠跨國攜手合唱曲「I’m Not YoursMV的拍攝地》
107.1.25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16.JPG
全台唯一福州式戲台,堪稱台灣的經典建築(下排圖:左右護龍為觀眾席,二樓為女眷區得披上紗廉觀賞)

107.1.25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17.JPG
1999年的921大地震災害現場實況(左圖)、介紹宮保第各式樣的窗花及支摘窗木作(右圖)

107.1.25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18.JPG
介紹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的彩繪(左圖)、宮保第的建築特色、豐富雕塑之美(右圖)

※菱角軒:大花廳戲台的屋頂是少見的木結構閩北式內凹白色天花板。
※八角藻井:戲台頂部的八角藻井雕刻一朵盛開的牡丹花,此乃「大花廳」命名的由來,弧度的設計讓表演時產生的聲音有集中效果。
※戲台下擺放
6個大水缸,做為戲台聲音共鳴揚聲器,增添天然迴聲和擴音效果,讓聲音可以清楚的傳送到大花廳的毎一個角落。
※桃眼獅:前額牡丹
(象徵富貴)、雙眼像桃子(桃眼招來好人緣)、嘴含蓮花(舌燦蓮花朵朵好話)、下巴如意狀(祝福大家一切如意),整體涵義是招來商業人氣之意。
107.1.25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19.JPG
高高翹起的捲棚搭配繁複華麗的雕花裝飾,燕尾屋簷上有南極仙翁跟麻姑祝壽(左上圖)
〔八角藻井〕的木雕彩繪精緻細膩,大花廳之名源於中央木雕牡丹花(左下圖取自網路圖片)

※規矩門:圓為規,方為矩,前往大花廳前會先經過這有方有圓的出入口,提醒人來花廳娛樂莫忘規矩。
107.1.25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20.JPG
穿過〔規矩門〕(左圖),就是大花廳戲台,兩側兩層樓的〔護龍觀眾席〕是當時少見的設計

107.1.25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21.JPG
大花廳正身主廳前方右對聯:《三代民族英雄》、左對聯:《百年台灣世家》(馬英九前總統親題對聯)

107.1.25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22.JPG
大花廳外右邊的〔竹苞〕側門,有樓梯可上去二樓看戲的平台

※霧峰林家之台灣勇丁用槍:早期移民為防盜匪,一般大家族都擁有自己的武力,來捍衛財產和權利。當年林家也受朝廷委託而擁有自己的軍隊,協助朝廷平亂。第6代林朝棟時,還養有「棟軍」,由此可知林家當年家大業大及其身分地位了。
107.1.25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23.JPG
大花廳後方舊文物的展示間,懸掛林朝棟威嚇四方的軍旗、火繩槍

107.1.25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24.JPG
霧峰林家時代風雲錄(左上圖)、士兵防禦用的藤牌(右上、左下圖)、清代火繩槍射擊圖(右下圖)

※御賜族譜:豪華宴客廳左右柱上的題字為「文朝資正義武德在奇功」、「大鼎銘昭著元常紀偉庸」,這是清朝廷追封林文朝(第五代)功勳,上追封三世,下賜二十代世襲,這20個字成為霧峰林家的家譜名序。
107.1.25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25.JPG
古色古香的主廳採台灣檜木構建、紅木古典座椅尊貴氣派(右上圖:左右兩柱子上對聯是林家排行族譜)
宴客廳兩側是林家歷代先賢照片事蹟(左上圖:林文明/林朝選/林資修、左中圖:林文察/林朝棟/林資鏗)
下排圖:展示霧峰林家下厝典藏的舊文物--林家輝煌歷史和豐功偉績(下排中圖:清代一品武官方補)

※《阿罩霧風雲》是2013年由李崗監製的一部紀錄片,以1746年霧峰林家第一代林石的渡臺為起點,展開日後200年驚心動魄的移民史。歷經林文察、林朝棟、林獻堂三代的曲折傳承,成為近代台灣歷史中叱吒風雲的家族。
107.1.25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26.JPG
《阿罩霧風雲》將霧峰林家的興衰故事搬上大銀幕,重現家族光輝歲月

107.1.25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27.JPG
霧峰林家公保第園區建築模型(1:50)宮保第(左圖)、將軍府(右圖)

107.1.25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28.JPG
〈宮保第&大花廳〉正立面圖(上排圖)、左下圖:大花廳建築模型(1:50)、林家建築殘片(右圖)

上午11:40導覽人員帶領我們穿越箭道,前往大花廳繼續第二階段的導覽行程,大約半個小時走完一座三落的宴會廳,參觀完畢最後來到出口處的文創紀念品店林本堂鋪(本堂為大花廳所在老宅院的正門),結束「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」約一小時的專人導覽解說參觀服務。
107.1.25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29.JPG
大花廳第二進(應該是宴客廳的後門)漆黑大門的門楣上有9種不同字體的""

107.1.25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30.JPG
販售春一枝冰棒(新鮮水果手作冰棒)、林本堂鋪(文創紀念品店)亦提供古裝體驗租借

中午12:15離開「宮保第園區」,徒步前往距離約450公尺(6分鐘的步程)的「霧峰林家萊園」。
※木棉橋:橫跨在擣衣澗之上的橋樑,通往萊園入口,原為進出萊園必經之路。「木棉橋」一名來自於原本四周種滿的木棉樹,木棉橋原為木造,於昭和五年(1930)才改建為水泥橋。
※擣衣澗:木棉橋下的一彎流水正式名稱為萊園溪,溪水發源於九九峰,蜿蜒繞萊園北側匯入大肚溪,在萊園的這段溪水,因過去鄰近婦女都會來此洗滌衣裳而被稱為「擣衣澗」。

107.1.25霧峰萊園1(林家花園).JPG
明台高中校門口警衛室押證件換訪客證 入內參觀林宅萊園 過木棉橋、擣衣澗(右下圖)

※萊園山門:此園門早先是四方亭,1921年改建成現在的巴洛克式園門,林幼春在園門兩邊題有自題五柳先生傳,任指孤山處士家一副對聯。
107.1.25霧峰萊園2(林家花園).JPG
穿過萊園山門(左上圖)、回拍萊園山門及植栽(右上圖)、池畔景觀(左下圖)萊園入口紅磚小門(右下圖)

萊園:位於明台高中校園內,頂厝系的林文欽為娛親課子,於清光緒19(1893)所興建的庭園取名「萊園」(源自於「老萊子彩衣娛親」的典故),當地居民俗稱為「林家花園」。園區依山傍水,花木扶疏,景優美,具有江南建築的風格,與板橋林家花園並稱為台灣舊式宅邸的兩大典型。《霧峰萊園、新竹北郭園、台南吳園、板橋林家花園(林本園邸園)並列為台灣四大名園》。早期萊園景物有木棉橋、搗衣澗、五桂樓、小習池、荔枝島、千步磴(凌雲蹬)、望月峰、萬梅崦(現已凋零)、考槃軒(現已拆除)、夕佳亭(1935年遷至萊園山)十景。
◎地址:台中市霧峰區萊園路91/電話:(04)2339-1761
霧峰林家-萊園官網https://www.thelinfamily.org.tw/
107.1.25霧峰萊園3(林家花園).JPG
〈霧峰林家花園-萊園〉簡介立牌:歷經多次修建成今日風貌,萊園可謂百餘年來台灣建築史的縮影

※五桂樓:霧峯林家花園中的主體建築,原名「步蟾閣」,建於1887,為木造閩南翹脊燕尾的迴廊樓閣,屋頂為單簷歇山式,面開三開間。一樓為客廳,二樓四周有走廊環繞,為羅太夫人(林文欽之母)起居室兼觀戲之所。1893年第一代主人林文欽中舉人時,依此閣擴建成萊園,兩年後完工。1905年第二代主人林獻堂再改建,並更名為「五桂樓」《五桂樓一名,得自樓前種植的五棵桂樹,代表著對於頂厝五位堂兄弟(紀堂、烈堂、獻堂、澄堂、階堂)富貴騰達的期望(桂音同貴),改建成中西合璧式的風格建築,一樓為紅磚具巴洛克式圓拱造型,二樓是木造建築,屋頂為傳統硬山型式頂。日治時期五桂樓是櫟社(台灣三大詩社:台北瀛社、台中櫟社、台南南社)詩人吟詩唱和的聚會所,更是林獻堂先生聚首台灣精英、保留漢文化的重地。
107.1.25霧峰萊園4(林家花園).JPG
紅磚長廊美麗框景及精緻典雅中西合壁的風格,顯現出當時建築藝術設計,被列為國家二級古蹟
(樓身紅磚白牆黑瓦,二樓中式原木花飾欄杆、柿花封簷斗栱歇山頂 / 一樓西式弧拱磚門、木構窗櫺,高雅時尚)

※飛觴醉月亭:原本是林文欽中舉後為母親搭建用以欣賞戲曲的歌臺,1936年由林獻堂加以修建成供文人雅士聚會、把酒論詩詞之處,相傳當時的文人常醉飲望月,樂而擲觴,並引詩仙李白「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」中之「飛觴而醉月」一詞,得名「飛觴醉月亭」。
※萊園雨霽:每到春雨時節,雨絲紛紛滑落,在池面形成一片朦朧煙雨,映著山色的綠水被春雨撩起無限漣漪,更是別有一番風味,此一景觀被喻為「萊園雨霽」,名列當時台中十二勝景之一。
107.1.25霧峰萊園5(林家花園).jpg

※虹橋:位於飛觴醉月亭前的小橋,在1905年前並無此橋樑,來往荔枝島僅靠小習池上竹竿橫跨,後來在1906年有木橋可通行,直到1935年才改建成現在的水泥橋,因橋形彎如虹,故名虹橋
※小習池:位於五桂樓前,是萊園建園時所挖掘的水池,其名稱來自《世說新語》中習郁在峴山南挖掘「習池」,做為名人雅士燕遊之所的典故,因此池規模不如習池,所以自謙為「小習池」。
※荔枝島:小習池中的一座方形土臺,早先由土石堆積而成狀如小島,作為修建飛觴醉月亭的地基。過去因島上四角種有幾棵荔枝樹,每當結果成熟時,猩紅荔果纍纍,故名「荔枝島」。

107.1.25霧峰萊園6(林家花園).jpg
〈小習池〉水源早年來自擣衣澗及池畔的天然湧泉,現改引山泉水予以補充

107.1.25霧峰萊園7(林家花園).jpg
921地震後重建的〔五桂樓〕以1905年原貌重現,佇立在萊園小習池畔的中西合璧兩層樓洋房

中午12點半我們離開「霧峰林家萊園」,因天熱老公獨自走回「宮保第園區」對面的頤圃專用停車場,再開車來接在明台高中校門口等候的我,接下來要去霧峰樹仁商圈吃飯囉!飯後再繼續下午的行程~~新社古堡莊園。
107.1.25余興麵館1.jpg
日正當中實在走累了!!看到這家中式餐館門面還OK,就進去消費啦!

107.1.25余興麵館2.jpg
我們在〈余興麵館〉吃簡便午餐:台式炒麵、楊州炒飯

延伸閱讀
【台中新社】古堡莊園
【台中西屯】林酒店(一)
【台中西屯】賞夜景+Tiger City+錢潮鐵板燒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lly 的頭像
    ally

    ally快樂House╰✿╮

    a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